3月27日,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委、宁波大学承办的“CCF走进高校”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委秘书长、湖南大学半导体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张吉良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黄海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边松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鲁赵骏博士等人应邀参加活动,并分别作了主题演讲。我校博彩导航
师生、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王竹萍、吴海涛等共40余人参加活动。本次“CCF走进高校”活动由博彩导航
副院长王健和系所负责人张跃军主持。
首先,王健对CCF容错专委会各个学者及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嘉宾介绍博彩导航
的发展情况;张跃军对到来的各嘉宾作了简要介绍。

容错专委秘书长张吉良教授首先对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委进行了介绍,并对2022年专委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然后以“处理器芯片微架构安全”为题,从处理器芯片微架构方面的安全研究出发,以著名的“Meltdown”和“Spectre”漏洞为例,分析处理器微架构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安全挑战,介绍课题组近期芯片微架构方面的研究成果。

黄海院长以“基于karatsuba的高性能Fp2模乘算法设计”为题,讲解了我国在2016年发布的一项自主研究的SM9标识密码算法,其中双线性对作为SM9中的核心运算是算法性能的关键。本报告从双线性对广泛地被应用于构建IBC体系出发,分析现有素数域模乘以及二次扩域模乘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介绍了课题组近期在算法方面的研究成果。

鲁赵骏老师以“高吞吐率、高能效真随机数发生器设计”为题,为FPGA设计了一种具有超高吞吐量和高能效的基于环形振荡器的真随机数发生器,以仅仅13个slices的代价,提供超过275 Mbps的随机序列,且无需后处理即可通过NISTSP 800-22和NIST 800-90B测试,并且在最小熵和能效方面显著优于目前最先进的技术。

边松老师以“同态加密软硬件协同设计”为题,详细讲解了全同态加密算法在外包计算及双方安全计算场景中广泛的应用。尽管全同态加密具有最优交互轮数及低在线通信量的特点,但密文计算效率很低,阻碍了全同态加密在许多数据安全保护领域的应用落地。本次报告将以全加密处理器及全加密数据库等场景为例,介绍课题组在全同态加密的应用设计、算子设计、算法实现及硬件加速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关专业的教师、青年博士、硕士生共同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活跃,师生踊跃参与互动交流,来访的嘉宾学者耐心地为师生答疑解惑。会后,与会嘉宾、教师和部分参会学生进行了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