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5日,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沈忠祥副教授在博彩导航
313会议室作了题为“天线设计:早期历史和最近发展”的学术报告,并与我院师生就该领域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在这场报告中,沈教授首先强调天线历史上的几个重要贡献,然后分享本人对最近天线设计发展的观点。其次,快速地说明天线对无线通信的重要性,并介绍先驱者赫兹和马可尼等人发明的几种天线。然后,讨论几种创新的天线设计,如八木宇田天线、缝隙天线、微带天线、及非频变天线等。最后,简要回顾天线设计的最近发展,如小型天线、超宽带天线、及用于能量收集的纳米天线等。沈教授的报告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使在座的师生对天线的前沿问题和最新技术有了全新的了解。
沈忠祥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2009年,担任IEEE MTT/AP新加坡分会主席。2010年-2014年,担任IEEE AP-S活动委员会主席。曾担任十几种国际刊物的编委,目前还担任IEEE AP-S秘书委员。先后在微波、天线、无线通信等技术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他引超过400余次,作为第一作者或合作者撰写期刊论文130余篇,会议120余篇。
(文/图:郑莲敏)